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24 賽達 (黎巴嫩城市)】
     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24 賽達 (黎巴嫩城市)】
     
今年的12月23日也是伊斯蘭信仰中的「聖紀節」(Mawlid),也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紀念日。
  
每年回曆的3月12日或17日,各地的穆斯林都有相應的紀念活動,以慶祝先知的誕生。但由於記載的不同,遜尼派穆斯林多以3月12日為慶祝,但什葉派穆斯林則以3月17日為紀念——絕大部分的國家則都以回曆3月12日為主來放假,但像是以什葉派為主流的伊朗則乾脆以「穆斯林團結周」為名號,連續記念一個星期(但放假還是放3月12日)。
  
不過對於先知誕辰的紀念,並不是每個穆斯林國家都會大肆慶祝。即使在阿拉伯國家,以「虔信」自詡的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,就未有聖紀節的官方紀念——這是因為在沙烏地的瓦哈比運動中,認為對先知的誕辰紀念有過份「神格化」對穆罕默德本人的崇拜、而違背信仰指導的嫌疑。
  
由於聖紀節的回曆計算,是以太陰曆為主,每年的時間與陽曆都有11天的誤差,因此每年過節的日期都不太一樣:而今年2015年1月3日其實就已經是聖紀節,換句話說,在2015年裡,先知也被眾人祝福了兩次「生日快樂」。
  
圖中的畫面,是黎巴嫩南部穆斯林蘇菲教團的聖紀節紀念儀式。蘇菲主義(Sufism)被認為是伊斯蘭密契主義的代表,而其對天人互動的強調,也常讓他們採用一些特殊儀式來強化自己的信仰心靈;但卻也同時讓他們時常被主流派別、甚至是原教旨主義者認為是「過度行儀」而被視為異端。
  
圖說:他的臉上其實沒有見血,而這也被認為是其虔信的紀念。(圖美聯社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